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建筑文化 > 北京的历史建筑 古桥

北京的历史建筑 古桥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4-30

琉璃河大桥

琉璃河大桥位于房山区琉璃河北的京石公路上。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琉璃河又名大石河,古称圣水,流经这里东行,汇入拒马河,每到汛期,原建木桥常被冲毁。嘉靖十八年(1539),修此桥。嘉靖二十五年建成。石桥南北向,横跨琉璃河上,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共9孔,中孔最大。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

桥体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筑,桥上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其上均雕有海棠线等纹饰。嘉靖四十年(1561),向南北两方督修路堤。堤宽19.8米,高近4米,总长约2000米。堤面铺以巨型条石。为传说中的五里长街。从修桥到路堤建成,前后20余年。琉璃河石桥,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桥之一。

七孔桥

七孔桥位于昌平区赤城路昌平胡庄东,为明代石拱桥,1953年被毁,改建为过水路面,1958年在原桥址按原样重建。1958年建成。跨十三陵水库上游,桥长112.72米,高11米,共7孔,每孔净跨10米。上部结构为石拱,下部结构为石墩台,桥面两侧有汉白玉石雕琢的云头和龙的望柱及栏板。

后门桥(万宁桥)

后门桥原称万宁桥,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在地安门以北,鼓楼以南的位置。由于与前门南北相对,京城百姓俗称地安门为后门,因而此桥也叫后门桥。桥始建于元代的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开始为木桥,后改为单孔石桥。元代在北京建都城大都后,为解决漕运,在郭守敬的指挥下,引昌平白浮泉水入城,修建了通惠河,由南方沿大运河北上的漕运船只,经通惠河可直接驶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而万宁桥是积水潭的入口,并且设有闸口,漕船要进入积水潭,必须从桥下经过。万宁桥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交通便利,又毗邻皇城,加之景色不逊江南,因此,当时万宁桥附近商肆画舫云集,丝竹悦耳,酒香醉人,好一派繁华景象。万宁桥在元大都的建筑设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北京漕运历史的见证。

北京银锭桥

北京什刹前海与后海连接处有一座形似银元锭宝的石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桥形似元宝,取名“银锭桥”。

这座桥,始建于明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桥是1984年重建的。在桥身正面镌刻着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老先生题写的“银锭桥”三个楷体大字。字体工整浑厚,满着绿色,与周围的碧水、高杨、翠柳相融。桥下水波粼粼,金光闪闪,桥畔杨柳夹岸,葱茏流翠;桥周围古宅相拥,胡同密集,古韵悠然;隐于浓荫中的王府、寺庙的屋顶飞檐依稀可见;桥的近处还有宋庆龄、郭沫若等多处名人故居,一派清雅幽静的氛围。别看银锭桥桥体不大,却是什刹海景区的点睛之笔。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白石的桥栏虽略显粗糙,但整体效果尚好。银锭桥初建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但从其地理位置看,由后海西端到前海南端只有这一个位置可以架桥通行。元代营建新大都后这里已是船泊必经之处,两岸商事繁华,又是风景胜地。辽、金时代虽是郊外,数公里长的水系两岸也应有便桥方便来往。明代史籍已有明确的记载。

解放初期,当我们站在银锭桥头平目西望,远处蓝天下的青山绵延起伏,湖边摇曳的柳丝楚楚动人,犹如挂在空中美丽的巨幅图画,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余辉从山后撒播在湖面上,微波粼粼,金光闪闪,迷人的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可惜后来的烟囱和高楼大厦严重地破坏了京城这难得的独特景观,但愿这遗憾和教训不再发生。

金锭桥

“金锭桥”是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万宁桥(地安门桥、后门桥)的西边。它的修筑完全是为了往来行人的方便。不仅如此,站在桥上极目西望,但见什刹海波光潋滟,微风拂来,清新而略带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肺,微波拥来,水声涛涛,岸线蜿蜒,垂柳依依。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但是,要说这“金锭桥”一名的来历,却又不得不从银锭桥说起。银锭桥是前后海交界处的一座形似银锭的单孔小石桥。桥虽不大,但名气可不小。

远在数千年前,永定河曾由西往东,循今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在供电局东侧折而东南,再经龙潭湖流出城外。史书称其为“高梁河”。我们根据地质勘探的钻孔资料绘制成剖面可以看出,古高梁河在北京供电局至前门箭楼之间河道宽度达600多米。而永定河在往西南迁徙之后,这里便留下了一串水面宽阔的天然湖泊。

金代,世宗完颜雍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利用这一片天然湖泊,役使士卒、民夫工匠,挑挖海子堆砌假山,叠筑琼华岛,兴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离宫——大宁宫,并形成了“宝带香樽水府仙,黄旗彩扇九龙船;薰风十里琼华岛,一派歌声唱采莲”的美丽景致。元世祖忽必烈弃金中都城,并以琼华岛为中心修筑大都城,而且把这一串天然湖泊也都囊括到大都城里来。

由于高梁河自西北而来,在今银锭桥处折而向南,其凸岸(即右岸)不断淤积,水面日趋狭窄,便慢慢地形成了水面互有分割的两处水域,亦即在日后被人们所称的“前海”和“后海”。之后,为便于南北往来的交通,又在前后海的交接处修筑了一座石桥。桥南北长10米,东西宽6米,单孔。因其形似银锭,故起名“银锭桥”。

明《燕都游览志》这样写道:银锭桥乃“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也。桥东西皆水,荷菱菰蒲,不掩涟漪之色。南望宫阙,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万峰,远体毕露,不似净业湖之逼且障也。”

清关岩《银锭桥河堤》诗云:“短垣高柳接城隅,遮掩楼台入画图;大好西山迎落日,碧峰如嶂水亭孤。”

“银锭观山”曾是“燕京小八景”之一。站在银锭桥上,极目西望,但见后海、积水潭波光粼粼,烟波浩渺;远处的西山层峦叠嶂,“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不仅如此,当年更有“银锭观山水倒流”的奇特景观。

高梁桥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为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

清河桥

清河桥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小关至清河镇南口御道上跨清河而建,为三孔联拱石桥,原名广济桥。明史记载该桥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后来又称清河桥。古石桥基本完整,石栏望柱为方型,有细雕莲瓣平顶方柱头,实心石栏板两面都刻有类似建筑中的海棠池的梅花线,地伏上有栏板落槽,有望柱榫槽,有与金边联结的孔洞。三孔拱都是纵联砌法,又因有些石外露面大致成正方形,还有些石成竖条形,所以看起来又像是并列分段砌法。桥基是由双层带有企口的石板铺砌成的整基板,石板下面有密铺的松木大方木。再下面是密贯大木桩,该桥的做法迄今在全国尚未发现有第二座。现桥为1984年重建在原桥的东南方小月河上。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