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湖南宜章八景

湖南宜章八景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2-18

艮岩龙隐

艮岩在县城南二里许。与“蒙岩”一样,同是被宋淳熙县令吴镒发掘,因其有上下二岩,且两岩兼重,酷似卦象中的“艮”目,故取岩为艮,取泉名亨泉。水自上岩(又称其为响岩)深洞中流出,其深不可测。水至澄清,常有鱼如在镜中游弋,流入下岩而向外流出,犹如蜿蜒盘旋而出的银龙,故取此景观为“艮岩龙隐”。自宋以后,几经修葺,遂组成一组壮美的景致。主景在上下二岩:

上岩(响岩)上有左右两个洞口犹如人的二目。岩洞被藤葛瑶草遮掩,洞内漆黑而且深远。洞中凉风习习,泉水轰鸣,叮当作响,十分悦耳,惟闻其声,不见其水。是“艮岩龙隐”中的又一奇观。有知县唐鸣钟在其旁建有“响岩亭”,以供游人休息,并欣赏泉水音乐。(后至光绪年间,江西平江训导、南关街人李泽泮又捐资修葺,同治二年“1863”宜章知县、广西麻维绪曾撰写一联,并请当时著名书法家、道州何绍基书写,并以烧磁装修于板上,悬于亭柱上,其联为:“洞有蛰龙,两泒神渊作雨;峰疑灵鹫,千章古木奇云。”)

下岩(艮岩)洞口上方石壁上横篆楷书“艮岩”二字,洞内高有观音大士神像。右侧凿有水沟,响泉之水流入皮处,沿沟而出洞去。此处泉水又取其名为“亨泉”。上下二岩石壁上,篆有自宋代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文人墨客的题字、诗文,数不胜数,可谓是宜章书法、篆刻的宝库,堪称无价之宝。

艮岩之前方,由岩水流出筑有一池,水清见底,清澈冷冽筑有石堤,可供当地居民取水、洗涤之用。更可观者,池中建有一水榭,形似龙舟,水流其下,游人可涉水而至其中,犹如人在行舟之中。盛夏到此,凉风习习,暑气不侵,心旷神怡。

明代弘治年间(约1488-1505)有杖锡和尚到此,因爱艮岩神仙宝地,即四处化缘募捐,在艮岩前侧方修建一寺庙,名为“艮岩寺”。

整个艮岩景观由此组成,是宜章县内外人士游览、休息的极好之地。邓尚书作诗道:

复碗沉沉水不澜,墨去漠漠老龙蟠。

海门一窍蓬壶近,石窟千盘玛瑙寒。

涧草翠洒风乍敛,岩花红惹露初干。

髯翁早为商霖起,频念斯民稼穑难。

榜山晴旭

榜山晴旭一景在县城南三里许,榜山,就是横贯于县南数里的红麻石(即丹霞地貌)案山。其山陡峭矗立,在阳光照射下,犹如一块块天然的‘“大红榜”,镶框在葱笼茂密的藤葛、林木、瑶草之中,因为石壁面向东方偏北,每当红日东升照耀在案山上,泛出一片红光,“榜山晴旭”因此而得名。 更有奇特的是,在案山相对的欧家岱,曾建有一座高高的塔--“占鳌塔”,其意为祝愿宜章举子上京赶考能够“独占鳌头”,榜上有名。奇巧的是,那尖尖的塔顶形似一支巨笔,每当太阳升起之时,那塔尖的影子便落在那案山“大红榜”上。塔(笔尖)与那山(红榜)相映成趣,构成了宜章人说的“玉笔点榜”,也即是“榜山晴旭”这独特的一景了。(相传,如果是哪年那“玉笔”能够点中“红榜”中央,那么这一年宜章的举子必定高中“皇榜”。)

“玉笔点榜”实为宜章一大奇观,也是宜章引以为豪的美丽幢景。凡到宜章来的客人都要云领略这一独特奇景。邓尚书生动形象地写道:

案山奇秀郁苍苍,挂榜名闻岁月。

肠谷日升开晓色,崆峒云敛动晴光。

悬崖苔护龙蛇字,峭壁花飘翰墨香。

记得登名黄榜日,紫云捧出殿东廊。

普化晚钟

普化寺在县城南关街口,往潢溪方向山坡上,与艮岩寺遥遥相对。宋代元丰年间(即1078-1085),由荣印禅师化缘募捐所建,有前后二殿。后有乡民集资铸造了二口洪钟,一口放置前殿,一口放置后殿。其钟声音洪亮、清淅、悦耳,而且音传久远。宜章人赞道:“普化寺的钟,初一敲一下,十五还在嗡。”特别是寺里和尚们做晚课时,所敲的钟声更是响彻夜空,整个宜章城都听得清清楚楚。故而形成了“普化晚钟”这奇景。普化寺前后苍松翠柏相映,香烟缭绕,两殿雄伟,宝像肃穆。

往来文人学士、游人客商来到宜章都会到此敬香礼佛,一睹洪钟奇妙。历代赞诗很多。邓尚书更写道:

禅光路入碧云峰,茅屋谁家急暮舂。

天外已归珠树鹤,溪边初听梵楼钟。

敲残百八鲸音远,声绕芙蕖花影重。

仿佛长安闻禁漏,金门五夜月华浓。

宜章八景多不复存在了,昔日景观也难得一现,可宜章人说起这些景观无不津津乐道,并以此而引以为荣。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