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山西传统地方戏曲 四大梆子

山西传统地方戏曲 四大梆子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2-15
山西传统地方戏曲 四大梆子

山西省内目前流行的“四大梆子戏”在明清时代便已形成并享誉海内外,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观看并用“激昂慷慨不寻常”的诗句来高度概括山西梆子戏的特点。

山西四大梆子是指山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中的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一脉桕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上党梆子,起源于素有深厚戏曲传统的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山西西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这四大梆子都是群众基础较广的山西戏剧剧种。

山西是“戏曲之乡”,地方戏剧源远流长。山西戏曲艺术,山西省戏剧在中国的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晋南地区,是山西省戏剧、也是中国戏剧的发源地之一。明清两代,随着元杂剧的衰落和昆山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声腔剧种在山西省的流传,以梆子、乱弹为主体的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起来。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与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为山西省四大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因起源于山西西南部蒲州(今永济县)而得名。它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剧目多达1000余个。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缠绵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浓厚的地方色彩,使蒲剧在晋南民间深受喜爱。

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晋南各地。蒲剧唱腔高昂 ,朴实奔放 ,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蒲剧与陕西的秦腔有着极为密切的发展联系,所以两者又常常登台轮番演出,成为密不可分的“姊妹戏”。传统剧目有《薛刚反唐》、《意中缘》、《燕燕》、《窦娥冤》(已摄成影片)、《三家店》、《西厢记》、《赵氏孤儿》等。

蒲州梆子传到晋中,与当地的秧歌及说唱艺术相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清朝同治以后,中路梆子的名气愈发响亮,开始流传到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博得当地人喜爱,以后,就以“晋剧”称名于世。晋剧从咸丰、同治年间开始,唱响不衰,盛事迭出。清道光之前,晋剧曾一度雄踞北京剧坛,以至成为山西的代表剧种。

受到蒲剧传播的影响,晋北产生了声腔激越、风格豪爽的北路梆子。明朝末年,两次大规模移民使大量晋南人迁居晋北。移民心恋故土,喜闻乡音使蒲剧在晋北渐渐传播开来。在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的融合中,最终形成了以古代燕赵“慷慨悲歌”的边塞风骨遗存为基本特色的北路梆子戏。

晋剧

晋剧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胆吸收了晋中民间艺术,显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进了中路梆子的发展。

在清末民初,晋中盆地的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素养的提高,各路戏剧票社也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由于许多商人热衷于吹拉弹唱,因此,商人和艺人共同研究唱腔,切磋技艺,并且资助艺人。所有这些,对中路梆子的唱腔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代表剧目有传统戏《打金枝》、《含嫣》、《小宴》、《杀宫》、《算粮》、《金水桥》、《辕门斩子》、《卖画劈门》等。

在20世纪30年代,中路梆子发展到鼎盛时期。丁果仙、张宝魁、三儿生等中路梆子各派名伶相继在全国走红。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动于山西省北部而得名,又称上路戏。

北路梆子形成于16世纪中叶,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趋于成熟。主要流行于晋北、内蒙古、河北等地。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

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北路梆子的传统剧目主要有《打金枝》、《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王宝钏》、《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等两百多个。

其音乐分唱腔、曲牌和锣鼓经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属于板腔变化体,由各种板式有规则地连接而成。其板式是:夹板、慢板、二性、垛板、三性、流水、介板、滚白等。

北路梆子的主要剧目现存的有400多个,其中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古典小说。也有一些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剧目。此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编过不少反映当时斗争生活的现代题材剧目。

传统剧目《金水桥》,1980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为舞台艺术片。传统剧目在艺术上主要表现为:

一、民间色彩浓厚,在表现神怪等故事情节时也赋予了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

二、语言生活化,通谷易懂,老百姓易接受;

三、唱词多,这也是北路梆子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起源于素有深厚戏曲传统的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山西西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

上党梆子主要流传于今山西东南部。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说法很多,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泽州府(今山西晋城)。虽名为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5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以上3大梆子迥然不同。

上党梆子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其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 ,音乐曲调丰富,音响强烈。表演上,多用直出直人,强烈明快,侧重唱念工夫。传统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皮秀英打虎》、《薛刚反朝》、《法门寺》、《长生殿》、《雁门关》、《甘泉宫》等。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