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建筑文化 > 江苏南京内城13座城门

江苏南京内城13座城门

作者:不详来源:文化旅游院2020-06-01

清凉门(又称清江门)

清凉门是明代南京内城十三座城门之一,因坐落在清凉山得名,坐东向西,现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瓮构成,城门楼上的城楼已经不存在,城顶上存留一块绞关石,上凿有两个绞孔,瓮城呈半圆形,正对城门,坐北朝南。

据史载,该门建成不久,即被堵塞,600多年没有使用。2006年翻新修建的外秦淮河清凉门大桥继续以清凉门的名称命名。

清凉门曾经改名为清江门,后来又改成清凉门。

定淮门

定淮门位于南京西城墙上,明代以前原名马鞍门。明代洪武7年(1374年)改名为定淮门。清代道光23年(1843年)由于外秦淮河淤塞而废用定淮门。

1958年,定淮门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拆除。现在原城门遗址只保留了定淮门的地名,现在城门外建筑有定淮门大桥同南京河西地区相连接。2015年9月,南京因模范西路快速改造发现定淮门遗址。

据说明代的时候定淮门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当龙江宝船厂迁过来之后定淮门尤其热闹。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六省船厂全部迁来此处。

600年前这里建造了200多艘排水量巨大的木帆船。这些排水量超过千吨的巨型宝船就是在这里出厂,陪伴着三宝太监经历了七下西洋的惊涛骇浪,最终毫发无伤,满载而归,重回天朝。

仪凤门(今兴中门)

仪凤门建于明代洪武初年,因为地处长江南岸,卢龙山下,仪凤门是进入南京城的要道,军事位置十分重要。传说仪凤门曾被封堵达200年,到了1659年才得以重建。清朝仪凤门为单孔城门,上设两层箭楼。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在仪凤门下铺设了南京第一条近代马路。

当时的官员们北上、出征,都走这座城门;遇到打胜仗,附近的百姓就会在仪凤门附近设很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将士们。

民国十年(1921年)修造挹江门,仪凤门的地位显著下降。

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改仪凤门为兴中门。

1971年,由于建宁路的修建,兴中门被拆除。

2006年,南京市政府复建仪凤门,为一三孔拱门。

钟阜门

钟阜门介于金川门、仪凤门之间。城门坐西向东,几乎和仪凤门相对,也是两座距离最近的城门。两座城门取龙凤呈祥寓意。因其遥对钟山(亦称钟阜)而得名。由于城门朝东,俗称小东门。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名为钟阜门。明成化年间,因守备兵力不足而被堵塞,不过它没有仪凤门幸运,堵塞之后就一直未被开通。

1958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拆除该段城墙,现仅存地名。它是南京最早被拆除的城门之一。所以这座城门的存在渺小的微乎其微,也只是在历史上轻描淡写。

金川门

金川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内城门之一,介于钟阜门、新民门和中央门、神策门之间。金川门坐南朝北,面临护城河,因金川河由此出城(旧有金川门涵洞)而得名。

金川门外设有金川桥一座,城门附近设置有水闸,控制护城河和外金川河的流通。

1930年代金川门曾改名三民门。

民国三十一年(1942)五月,疏浚金川河,又改建涵洞11座。金川门的威武雄姿依然矗立在南京城北,傲视四周。

1957年由于交通道路改造的需要,三民门及宁省铁路(京市铁路)一同被人民政府拆除,从此金川门实体退出历史舞台。

2004年金川门附近建起了市民广场,南京市人民政府在金川门遗址上竖立标志用来纪念。

神策门(今和平门)

是明城墙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也是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它也是南京明城墙中唯一的一座外瓮城。相关传说是民间顺口溜一则:“内十三,外十八,一个门栓朝外插。”这个被人形容为“门栓朝外插”的城门指的就是明代南京神策门。

神策门虽是军事要塞,但由于地处荒僻,少有人烟。明、清、民国时期基本闭而不用。民国时,神策门被改名为和平门,门上匾额就是民国时期的。

1956年被南京军区设为军队油库,和平门油库的功能持续了70年。在这70年里,神策门成为了神秘的军事禁区,禁止市民参观。2001年,南京军区将和平门油库转交南京市人民政府,现已开辟为神策门公园。

神策门被誉为南京“最神秘”的城门,七十多年的封闭史直到2004年才对游人开放,这座保存最为完好的城门才得以大白天下。她至今仍然拥有镝楼和城门的木门,是南京明代内城诸城门中绝无仅有的。我们今天有机会漫步在神策门上,追寻六百年前的金戈铁马、峥嵘岁月是何其幸运。

太平门

太平门,位于南京城东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门,以南是朝阳门(今中山门),西北方向是神策门。因为城门外是天牢,时常传出囚犯的哀呼之声,老百姓希望城内太平和谐,所以取名“太平门”。

1911年(清宣统三年),徐绍桢率苏浙联军由太平门光复南京,城楼在战火中被炸毁。1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首都计划》里曾拟改名自由门,后被废弃仍用原名。

太平门是扼守钟山通向城内最近的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时,在门外钟山脚下修筑地堡城、山上筑天堡城拱卫太平门,这两个要塞陷落后,清军在龙脖子用地道炸开城墙,攻入南京。1911年辛亥革命时的江浙联军也是攻占天堡城后攻入南京。

太平门段城墙的拆毁,是从1955年开始的,1958年被拆除。当年拆除该段城墙260米,至次年又追加100米,先后拆除长达360米的城墙。

现在的天平门曾经走了一段不太平的路。它经历了未报先建之后的争议叫停和调整之后,终于出现在人们眼前。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平门并没有连接明城墙,而是一座独立的仿古建筑。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