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含山婚嫁习俗

含山婚嫁习俗

作者:郭天翔来源:网络2016-03-13

此前,男方家内外粉刷一新,每道门楣都要贴上红方纸和对联,窗户都贴剪字双喜。在婚期前日,男方的亲朋都要前来送贺礼,宗族要集体做“号赠子”挂在大边的山墙上。“号赠子”是一块方匾,上插一对金花,披红布花球,下贴中堂和对联。同时也将媒人请为座上客(俗称“起媒、谢媒”也叫“暖房”),这是婚期的首日宴席。席上舅舅为最大。在结婚的当日凌晨(含南有在头天晚上的),男方将迎娶新娘的花轿抬至女方的门前,在门前先燃放炮竹,这时女方的大门紧闭,在内以鞭炮应答。稍过一刻,迎亲的将准备好的18个红包(以红纸包的钱,钱为双数),一包又一包的往门缝里塞,塞一次放一起鞭炮,待至18个红包塞完了(包里的总钱数不离“8”字,如88,188和888元等),这时鞭炮大作,女方才缓缓开门迎进堂上,搀新的将“洗头钱”、“洗澡钱”、“压箱子钱”交给女方后,才坐下喝茶,喝小酒(即以10个小碟摆好的凉盘),随后再吃面条(表示以后常来常往)。

这时新娘在闺房中沐浴,更换婆家带来的“内衣”亦称“生布衣”后,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是婆家的,连裤带子也不例外,梳理完毕准备上轿。在上轿前新娘的脚不沾娘家的土地,与母亲抱头痛哭,俗称“哭亲”。出房门时以口袋铺地,走马鞍子上跨过后,站在一斛米上,盛上一点饭,吃上两口即被兄弟夺下,扎上红盖头再由兄长或弟弟背着上轿。轿内先由婆家带来1只公鸡,娘家在上轿时配1只母鸡放脚下(寓意凤求凰配成双),用一块土基垫脚,表示不忘娘家养育之恩的地方,土基上放一只由婆家带来的脚炉(寓意是婆家带来的温暖),然后鼓乐齐鸣,鸣炮起轿。整个迎亲的、送亲的、抬轿的、搀新的和乐队的人数加起来要凑成一个双数。因为结婚是双喜,千万不能“漏单”。

迎亲的轿子有两种,一种是大红花轿,另一种小户人家用的是青布小轿。一路上吹吹打打,十分热闹。轿子在到岔路口时一定要燃放鞭炮,以免婚姻出叉子。每到过桥、过村都要鸣炮而行。有的轿夫们为了讨“喜钱”,在过桥,转弯的当儿将轿子大摆大摇,摇得轿内的新娘呕吐不止。尽管新娘在坐轿时已用丝带束腰也难以忍受那种折腾,所以新娘在出嫁前数日内就要“扣茶饭”,尤其在婚前3日更是扣得利害。轿夫们直晃得送亲的人(大都是新娘的兄、弟)心疼,拿足了喜钱、喜糖,轿夫们才平稳地抬着花轿赶路。花轿要在天亮前到家,到了家门口早早准备好的长辈们在门前以炮竹迎接。这时堂上玩牌、打杂的人都要回避。落轿先将新娘绿鞋换红鞋,后用几条红布口袋轮番垫地让新娘踩着袋子(意思是: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由搀新的搀至堂屋,在早已备好的香案上点燃花烛(花烛必须由男方的舅舅送),拜堂成亲,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毕,由搀新奶奶和童男子搀陪进入洞房,先喝交杯酒,再吃团圆饭。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