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间乐器“扣扣”

民间乐器“扣扣”

作者:田绿洲来源:网络2018-05-23
民间乐器“扣扣”

小时候常常看到家乡的农村妇女农闲时弹奏一种叫“扣扣”的乐器,这种小巧玲珑的乐器,如今在我们会宁已几近失传,上了年纪的人说起来都见过,但年轻人大概听都很少听过。

“扣扣”也叫“咪咪”,但实际上“扣扣”和“咪咪”并不相同。“咪咪”为双管乐器,“扣扣”则由竹片构成。过去在会宁流行的则主要是由竹片构成的“扣扣”。

“扣扣”的构造极为简单,做起来也很容易,一般用薄竹片制作而成,过去由于农村缺少竹片,有些妇女常用梳头的篦子背制作,“扣扣”的形状像一只鸟,头小尾大,颈部削出舌簧,两端钻眼穿线。弹奏时放在两唇之间,一只手扯动线绳,舌簧震动发出颤音,口中的气流使颤音发生变化,产生共鸣,发出神秘而美妙的乐声。

据考证,这种叫“扣扣”的乐器,是汉唐以来在宁夏甘肃一带流传的古乐器羌笛的流变和遗存。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乐器已经十分少见。

“扣扣”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宁夏的六盘山区,很久以前,有一个姑娘不小心被毒蛇咬伤,再也不能开口和心爱的人说话了,怎么办呢,聪明的姑娘想了个办法,她用小刀将自己梳头的竹篦刻成了一支灵巧的“扣扣”,用美妙的音乐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表达自

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久而久之,“扣扣”,便成了妇女们的喜爱之物,甚至被用来作为爱情信物。

还有一个传说也和“扣扣”有关,说是很久以前六盘山地区遭遇大旱,赤地千里,草木干枯,人们奄奄一息。这时有一个善良的回族姑娘到深山里去找泉水,找了七天七夜,终于找到了一丛青青翠竹,她发现翠竹下面有一眼甘泉,姑娘高兴万分,赶紧折了一杆竹子回村报信,等到赶回村里的时候,善良的姑娘已经渴得张不开口说话了,她便用竹片弹奏音乐,靠着竹片美妙音乐的指引,乡亲们终于找到了救命的甘泉。

“三寸竹片片,两头扯线线,一头手中拿,消愁解麻缠”(烦恼)。这首民歌便是农村妇女弹奏“扣扣”的真实写照。

我曾在会宁民俗博物馆见到一个“扣扣”的样品,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种古老乐器的发掘整理。

上一篇:兰州皮筏

下一篇:环县道情皮影文化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