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辽宁抚顺满族清明结绳、插“佛托”习俗

辽宁抚顺满族清明结绳、插“佛托”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7-06
辽宁抚顺满族清明结绳、插“佛托”习俗

在抚顺每逢过清明节上坟时,满族人不同于汉族,从不烧纸,而是在坟头上插“佛托”,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插“佛托”,是满族家族的重大祭祀活动。每年清明节,抚顺地区的满族人尤其是居住在新宾县内的满族人有祭奠先人上坟不烧纸而是插“佛托”(一种用五色纸剪成的用柳枝、柳木棍穿在一起象拂尘一样的祭祀用品)的习俗。插“佛托”的习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我国只有居住在抚顺境内的满族部分人群中还存在。

抚顺是满族的发祥地,清王朝的肇兴之地,这里保留着许多鲜明的满族文化特征。插“佛托”这一满族民俗活动,依然在这里留存。

“插佛托”是一种将用柳枝和五色纸制作而成的佛托插在先人坟上的祭祀方式,作为满族特有的清明祭祀习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兴京县志》在祭祀条申中记载,“树柳枝祭”是为“佛托”(佛朵、佛多)而设,并认为“祭柳枝”“插佛托”同祭一神。关于满族人上坟插佛托习俗的由来,一种说法来源于清代《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佛立”,其序称此仪乃“为婴儿求福”。另一说源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新宾资料本》,意在纪念努尔哈赤的妻子佛三娘。

如今插佛托不仅用于对死者的祭奠,还表示永保子孙兴旺平安之意。同时,佛托被视为摇钱树,插佛托又有了给已故先人送钱的含义。

满族清明结绳插佛托习俗

“佛托”,又称“佛朵”、“佛头”、“佛多”、“佛立”、“佛绦”,是满族崇拜的女神“佛托妈妈”的简化,是清代满族朝野上下普遍祭祀的女神。“佛托”是满语,翻译成汉语是“柳树”“柳木”的意思,因此“佛托妈妈”也称为为“柳树妈妈”。满族人从来就有崇柳的风俗习惯,因为柳木特别容易存活,他们以柳为神,以柳为祖,以柳为母,对它顶礼膜拜,视若神明,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像柳树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都能生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插“佛托”的意义也在不断的延伸,它不仅表现对死者的祭奠,同时又被意为摇钱树,表示给已故老人送钱了。插“佛托”的木杆是由易存活的柳木制作而成,因此,插“佛托”的习俗又有保佑后代昌盛,子孙兴旺,世代繁衍,相传不息之意。插“佛托”这种习俗活动,始终贯穿着对已故长辈们那孝敬和怀念之情,以各种礼节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同时又祈盼先人保护后代,祝愿后人平安吉祥繁衍兴旺。

插“佛托”是满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林海雪原中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别具特色的祭奠活动,这一习俗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

插“佛托”是满族人民在祭祀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标志和特征,具有很强的、独特的象征意义。

五彩条是五行的代表和象征,是万物之源。花托象征着聚宝盆,是家园。花是人的象征,是人的代表。柳木是神的象征,佛托一插,神就来临,象征着满族人民像柳木一样,生育繁殖众多的子孙。苞米骨代表裸体女性,而上面扎缠的一团子五彩纸条包住苞米骨,象征女性孕育了子孙后代的生命。

插“佛托”是民族优良品质的较好诠释,体现了满族民族孝敬祖先,讲究礼节,热爱生命,对未来寄予希望的美好品德。

“佛托”的制做活动有六部分组成:剪五彩条、扎花托、扎花、备木棍、穿苞米骨、粘绑。

1、剪五彩条

准备五色纸。(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长76厘米宽50厘米每种颜色的纸6张,共30张)拿出一张纸折成6份,再对折先剪16厘米长的穗,中间剪成车轱辘形的二方连续图案,这种图案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和圆象征着天地,天方地圆。每种都有这种方形或圆形图案5个,中间都有方孔,代表着钱币,给死去的先人送钱。方形或圆形图案之间有三角形相连,方形的上面剪成一个半方形,圆形的上面剪成一个葫芦形,最上面留有10厘米的空(留着绑木棍时用),剪好后的五彩条很像一串大钱。

2、扎花托

备三张纸,把这三张纸都搓成条,在头上用线绑在一起,线要长一些,然后把这三张纸条编成辫,盘成盘。在盘的时候,每盘一圈就用线扎紧,最后盘成一个非常结实的圆盘,这就是扎花托。

3、扎花

“佛托”上用的花一般都是荷花,也有用牡丹花或芍药花的。花的颜色决定这家在什么旗,如果这家是正黄旗就扎一朵黄色的花,正红旗就扎一朵红色的花,正白旗就扎一朵白色的花,正蓝旗就扎一朵蓝色的花。如果是镶黄旗就在黄花下边衬白边(形状像叶),镶红旗就衬绿边,镶白旗就衬黄边,镶蓝旗衬红边。

4、备木棍

扎“佛托”用的木棍必须是柳木,长4尺多(大约1米5),木棍上面削尖,下面削成斜茬。

5、穿苞米骨(即玉米棒子的核)

将戳下粒的苞米骨一个一个穿在柳木棍上,用它作托。扎多长的纸穿多长的苞米骨。据说苞米骨代表裸体女性,而上面扎缠的一团子五彩纸条便是代表子孙,一团纸团包住苞米骨,象征女性孕育了子孙后代的生命。

6、粘绑

以上五样东西准备好后,先把花和花托用线也可用浆糊固定在一起,再用线绑在木棍的苞米骨上,然后把剪好的五彩条(30条)用线绑在花托的下面,做成像拂尘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佛托”的制作全过程。

从生活习俗上看,满族人上坟时插“佛托”禁止用火。这与汉人上坟烧纸的习俗有着明显的不同。满族上坟插“佛托”这一传统习俗,与满族祖先对山林的崇拜信仰和对自己生活安全的保护理念有着直接的联系,这种理念和意识虽然传统或较为原始,今天看来,满族先人早就有对自然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和理念,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佛托”这种习俗,是满族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宝库中宝贵的财富,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我们了解满族历史发展的又一途径和另一方面。“佛托”还是一种半抽象的满族民间剪纸作品,具有古拙,粗放的特点。对于研究满族文化和满族的生活习俗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