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传统节日 > 东北过年习俗

东北过年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6-12

破五

正月初五也称“破五”,这“破五”其实是说在早前过年会有很多讲究和禁忌,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这些禁忌就解除了,大家可以尽情的玩耍了。还有一种传说是说当年姜子牙封神时忘记了自己的老婆,他老婆就去玉皇大帝面前取闹,玉皇大帝无奈就规定到初五这天人们为了她再“破费”一次,吃一顿饺子,这就是“破五”吃饺子的由来。而在现在来说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大年初七就要上班了,初五和初六大家就要从过年的气氛中调整一下,准备工作了。

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正月十五上元节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民间流传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高跷和秧歌

高跷和秧歌向来都是东北人的挚爱,虽然城市中的表演已不再像往日那样红红火火,但一到过年还是会让这一传统项目得到最大频率的曝光,生长在黑土地的人们那热辣豪爽的性格全都在这热情洋溢的大秧歌中挥洒出来,让你体验到的不只是过年的喜庆,更多的还是来年的好兆头。

除夕的鱼初一吃

“年年有余”是农耕社会对于新年的美好愿,“余”与“鱼”同音,所以年夜饭上也少不了做上一条鱼,而且鱼一定要是一整条,表示完完整整、圆圆满满。不过这条鱼虽然会摆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但是不能动,寓意是过去的一年有“余”。那这条鱼什么时候吃呢?凌晨零点新年到来的时候就可以吃了,预示新的一年也要有富余。

接年饭

北方地区好像都有接年饭的传统,有些地方一到腊月就准备好充足的五谷杂粮,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开始就用这些粮食煮饭,一直到新一年的正月初一。“接年饭”也是人们对年年有余的丰收的感谢和新一年富足的期盼。现在的接年饭也很简单了,除夕早上煮上一锅米饭,吃一些或者不吃都可以,反正一定要保证这锅饭要有剩余,等到初一的时候吃,迎接新年。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

俗话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一吃完饺子,初二就要吃面了。而且初二的面最好是用初一包饺子剩的面来做。其实寓意也很简单,这面和线的形状很像,而古代的钱都是中间有孔的硬币,得用线穿起来。所以这初二的面就是用来串初一接到的“钱”的。面条长长的,也有和顺美满之意。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